花蛤、蛏子、贝壳本质上都有什么区别?

    更新时间:2020-12-16 编辑: 来源:互联网

题主问的这个问题在很多人看来是有问题的,主要是纠结于概念上的问题,个人觉得没必要,毕竟我们不是生物学家,不需要做物种研究,不需要纠结于概念上的东西,只需要把我们想知道的搞明白就行了,既然题主抛出这样的疑问,那就按照题主的疑问一点点来解析。

1、花蛤

双壳纲帘蛤目帘蛤科缀锦蛤亚科花帘蛤属菲律宾帘蛤,广泛分布于太平洋的亚洲和北美洲亚热带到低寒温带的沿岸海域,欧洲海域后来引入广泛人工养殖,全世界并不少见,在中国广泛分布于从北到南的海域,但是为国内人所熟知的代表性区域则是渤海海域的南北戴河、辽宁发大连,黄海海域的山东青岛、烟台、威海、日照,东海海域的江苏连云港、浙江舟山、象山、南麂,福建厦门,广东的海门和汕尾,台湾西部也有大量分布。适应性强、生长周期短、生长迅速,可高密度养殖,离开水后存活时间长,是中国四大养殖贝之一(其余三种是蛏子、泥蚶、海蛎子)。

体型长度理论上在2~6厘米之间,但实际商业中见到的多为2~4厘米长度,尤其以3~4厘米大小最受欢迎,也就是所谓的大、肥。外形略近椭圆形,有明显的颜色深浅不一的放射肋和同心生长纹,外表颜色多种多样,有白色、灰色、棕色、棕黄色、浅褐色、深褐色等多种颜色,带有不均匀的斑点、深色锯齿状花纹、有时带放射线或条纹,可以简单理解为非常像常见花岗岩里面的各种颜色。壳外表面基本黄瓜,但能用手摸得到花纹的涩感,抓一把放在手中揉搓摩擦能听到略带涩感的声音,壳内表面非常光滑呈白色、浅灰色、淡橙色或淡淡的暗粉色等,没有珠光效果。

花蛤味道鲜美、营养丰富,高蛋白低脂肪,含有多种氨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还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钙、铁、镁、锌等),易消化,具有不错的降胆固醇作用,甚至效果胜过降胆固醇药物,非常适合三高人群食用。

食用上一般比较简单,因花蛤本身就极其鲜美,烹调时不用额外加味精或鸡精,少放盐或者不放盐。清水煮开味道最鲜美,喜喜欢其他口味的可适当加其他调料,比如葱姜蒜辣椒爆锅后加入花蛤和水烧熟,出锅前再加一点香菜是沿海地区餐馆最常用的做法,这种方式最受食客欢迎;花蛤还可以用来做各种汤,适当加一点花蛤不用再加味精鸡精,汤汁呈现原始的鲜味;还有一种吃法是用豆角或芸豆或韭菜,加花蛤肉和鸡蛋做成面条卤,浇在面条上也非常棒,尤其是手擀面上的味道最佳。

清洗建议:一般买回家的花蛤还需要吐泥沙,自然吐泥沙太慢,也难以吐干净,最好的方式是将花蛤倒在一个盆里使劲儿上下颠盆(理论像人坐车会吐),然后清水洗干净,担心吐不干净就多颠几次。

2、蛏子

又名竹蛏、蚬蛏,瓣鳃纲真瓣鳃目竹蛏科下的各种蛏的统称,下面又有缢蛏(因自壳顶腹缘有一道斜斜的凹沟,故又名缢蛏)、大竹蛏、细竹蛏、长竹蛏、短竹蛏、剖刀蛏等具体分类。生活在海边河口附近有淡水流入的浅海内湾的泥中,虽南北海域均有分布,但因南方河道多,海滩多为细泥沙,以浙江和福建产量最大。

体型长约4~8厘米,生长速度快,4厘米长度一般为新蛏或一年蛏,一般在7~8月采收;6~8厘米的就是旧蛏或两年蛏,一般3~4月采集。壳薄而脆,呈略扁的圆柱形、卵圆形或两端偏圆的长方形,壳黄绿色、青褐色,因壳易磨损,又常显白色。

蛏子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作用,可用于产后补虚、烦热痢疾等,蛏子富含碘和硒,对于甲状腺肿大、孕妇和老年人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蛏子肉质肥美,食用方法多种多样,常见方式是爆炒蛏子、韭黄或韭菜烧蛏子、蛏子炒蛋、蒜蓉(粉丝)蒸蛏子、凉拌蛏子肉、汤类等。

清洗建议:蛏子体内细泥沙含量比较多,所以食用前最好清洗干净,如果只取用肉,不带壳,则催吐泥沙方法像前面提到的花蛤,但因蛏子壳薄脆,采用左右晃动盆的方式,晃动后立即用清水洗掉污泥,再晃动清洗,反复几次就可将泥沙催吐干净。

3、蚬子

有地方把各种蛤蜊称为蚬子,这种情况不放在这讨论。蚬子一般是指双壳纲帘蛤目蚬属下面的小型和中型壳类贝类,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河流入海口处的浅泥沙滩中,国内主要以黄海海域为主。典型的特点是体型小、壳硬,主要分为黄蚬子(青柳蛤)、花蚬子、白蚬子。因为个头很小,吃起来麻烦,很早以前是用作禽类、养殖鱼类的饲料和田间肥料的,后来人们渐渐发现小海鲜的味道更为纯正鲜美后便开始食用蚬子。

黄蚬子,又称青柳蛤,产于黄海浅海,以丹东港附近海域出产的最为鲜美肥美,外壳与肉皆呈黄色,外壳呈斧形,有暗黄色花纹。营养价值颇高,肉质富含蛋白质、各种维生素和钙、铁、硒等,还有丰富的对维持人体造血功能和恢复肝功能有重要作用的钴元素。花蚬子,其实就是个头非常下的花蛤蜊,一般大小在1.5厘米以下。白蚬子,主要是黄海海域的滩涂上生产的贝类,壳比其他蚬子更为白净,贝壳宽度一般在2厘米以下,甚至1厘米左右。因个头太小,食用起来受限制且麻烦,所以当地人主要用于养殖鱼类的饵料和田间肥料,一般市场上很少见,即使出现了售价也非常便宜,可以说是可遇不可求的一道食材。

黄蚬子与花蚬子味道鲜美,白蚬子味道更在黄蚬子与花蚬子之上,相对而言,白蚬子的味道更为温和适中,味道鲜美而不过,肉质更细嫩,汤汁味道更柔和丰富,白蚬子、豆角丁/芸豆丁和鸡蛋是更是绝配。蚬子常用的比较凸显鲜美味道的食用方法是取肉做汤或做炒菜,做汤口味清淡鲜为主,调料使用不多,一般只有盐;做菜一般是用豆角丁、芸豆丁、西葫芦丝加入蚬子肉和鸡蛋搅拌均匀,然后下锅炒熟即可,调料也是为凸显食材本身鲜美味道,只加少量盐;另外,可以加在前面炒菜基础上多点汤汁,用于打卤面也是极其鲜美的。

食用建议:现实中因蚬子太小,不建议直接炒至或带壳烹饪,淘肉做菜比较好,用适量清水将蚬子煮开口后锅中滴入几滴香油,用筷子或铲子搅动蚬子,便于肉与壳分离,因肉比较小会沉到锅底,把壳去干净后,剩下的肉中混着泥沙,还需用煮蚬子的原汤将蚬子肉淘至没有泥沙,最后原汤静置,泥沙沉底,上面的汤在后续烹饪中继续使用,因为最终的鲜美味道都呈现在汤中,肉中的鲜美味道反倒没有那么明显了。

4、蚶子

双壳纲蚶目下贝类的统称,是双壳纲中比较原始的物种,广泛分布于沿海地区,以山东、辽宁、浙江、福建和广东为主,喜欢生活在内湾河口附近的软泥表层中。种类比较多,国内国内分布广泛生产量最多食用比较多的就是毛蚶、泥蚶和魁蚶。蚶子肉厚且肉质细嫩,味道异常鲜美。

毛蚶以渤海海域周边的辽宁、河北、产量最多,是渤海湾地区主要的经济型贝类。壳顶部突出且易脱落,表常呈白色,表面有棕褐色茸毛,35条左右条放射肋,上有小结节,类似瓦垄,茸毛分布于放射纹之间。因生殖腺比较大,包裹在消化系统周围,成熟的雌性毛蚶肉呈紫红色或橙红色,雄性肉呈黄白色。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目前常用于胃病和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比较多的食用方法是酱爆毛蚶和凉拌毛蚶肉。

泥蚶,又称血蚶、血螺,中国传统养殖贝类,现国内主要出口品种,喜生活在内湾潮间的软泥潭中,世界上广泛分布于西太平洋和印度洋,国内沿海均有分布与养殖,国内市场价格非常低,堪称大众化的贝类海鲜。壳可入药,蚶肉鲜红,蛋白质、血红蛋白和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B12含量丰富,,周边有一条金色细线,肉质鲜美,可鲜食做刺身,可酒渍,还可制成干海产品。

魁蚶,又称血贝、赤贝、大毛蛤,黄海北部和渤海湾的辽宁大连、丹东为主要产区,在山东威海、河北沽塘也有生产。魁蚶肉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B12,脂肪含量低,血液鲜红,肉质鲜嫩肥美,还可当作滋补品,贝壳因杂质少,还可用作烧制石灰和用作陶瓷的原料。

5、蛤蜊

非常笼统的概念,学术上是双壳纲各种贝类的统称,上面提到的都算做蛤蜊;个别地区可用于特指,例如在青岛地区可特指花蛤蜊,也可根据生活环境主产贝类,指其他的。这里不再做详细赘述。

6、海瓜子

同样是非常笼统的概念,一般为民间称呼,其实网上很多信息并不准确,包括百度百科,之前查阅过很多资料,没人完全说清楚海瓜子到底是指哪一个物种,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含义,根据具体环境专指某一种贝类,例如有地方称白蚬子为海瓜子,称钉螺为海瓜子,称很小的花蛤蜊为海瓜子等等。在学术上一般不会用海瓜子这称呼,如果提到了,基本是指双壳纲贻贝目翼型亚纲贻贝科下面的各种薄壳贝类,这些贝类比较统一的特征是体型小、壳薄而透明至半透明、略呈三角形、壳颜色黄褐色或绿褐色,壳内略有珍珠光泽。分布于太平洋东西两岸的滩涂上,国内则分布于南北沿海滩涂上。肉质细嫩味道鲜美,不少地区的常见下酒菜。还有人提到海瓜子是指双壳纲贻贝目翼型亚纲贻贝科肌蛤属的寻氏肌蛤,这是单指一个物种了,甚至可以简单理解为非常小的贻贝是海瓜子,但跟他提供材料开始指出的海瓜子是贻贝科贝类幼年时的统称明显自相矛盾,所以单指某一物种这观点并不能成立。

7、贝壳

各种软体动物(双壳纲和腹足纲)生长过程中分泌的可以保护自身组织的钙化物,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占95%左右,然后是壳质素……这里不再做详细解释,大伙都懂,反正不能吃,可以做工艺品可以做工业原料,用途比较广泛。

都是贝壳类

吃法不同

呵呵,真可以的,你这不是拿我们开心吗

没什么区别,都是带壳的,

这些都属于海鲜,吃法不是很相同,药用价值也不同。不过给您提几点建议:

1、建议反季节要少食。

2、食用前要处理干净。

3、贝类海鲜不宜与啤酒同时食用,容易得痛风、拉肚子,可以饮用三鞭酒,劲酒,黄酒等。

4、用贝类海鲜,出现身体严重不适,应马上就医。

天气渐渐热起来,如果是往年,街边的大排档也应该开始支起来了。只是现在,街面上依然挺安静。

凉菜、烧烤、小炒,各种各样的小海鲜,再来几瓶啤酒,就是一个爽歪歪的夏日夜晚。

说起大排档的小海鲜,各种贝类绝对是一大担当:辣炒花蛤、盐焗竹蛏、白灼毛蚶、酱油水海瓜子……别看没多少肉,但其中蕴藏的鲜味,足以占领所有人的味蕾。

然鹅,贝类虽然好吃,但点菜时却让很多人觉得头疼。不少大排档没有菜单,各种小贝壳摆在那儿:哪个是花蛤,哪个是文蛤,谁是毛蚶,谁又是血蚶……

分不清楚的朋友就只好假装沉思一下:恩,这个给我来一份;啊,那个给我炒一盘。

在这个夏天来临之前,不能再吃得不明不白了,必须搞清楚,这些好吃的贝类都是啥?

01贝类,最亲民的海鲜

在中国18000公里的海岸线上,小海鲜是最受人们欢迎的。

小海鲜虽然个头小、外表平淡无奇,但数量充足,而且身体里蕴含的鲜味也让人回味留恋。

各种贝壳算是小海鲜的主力了,大量上市的时候,只要几块钱一斤,可以煮、可以炒、可以烤,是最完美的下酒菜。

别看贝类长得不起眼,但它的身体里除了蕴含谷氨酸钠以外,还有琥珀酸钠,各种呈味物质相互作用,使得小小的贝壳有着复杂而多彩的鲜味。

扇贝、生蚝、海虹、花蛤、毛蚶、蛏子……这些常见的贝类算不上什么值钱玩意,却给我们的味蕾带来了极大的满足。

扇贝、生蚝、海虹,在之前的文章里,都曾专门介绍过,可以点击下面的标题查看:

假如扇贝不“跑路”,它到底能变成多少种美味?

贻贝、海虹、青口、淡菜……它们到底谁是谁?

生蚝和牡蛎是一种东西吗?什么样的生蚝才算顶级?

今天专门来说说蛤蜊、蚬子、蛏子等等,这些有滋有味的小贝壳。

02蛤蜊

蛤蜊,算是双壳纲帘蛤目帘蛤科和蛤蜊科一部分物种的统称了。

蛤蜊的名字有很多。普通话中,我们一般读作蛤蜊(gě lì),到了山东就会叫做嘎啦(gá la),而在大连,则被统称为蚬额(xiǎn e)。

不过,这些都不是它正式的名字,按照正确读音,蛤蜊应该读成(gé lí)。但你要真去大排档喊:给我炒一盘蛤蜊(gé lí),老板不把你当成神经病才怪呢。

按照胶东半岛的说法:凉水蛎子热水蛤。海水凉了,就是海蛎子,也就是生蚝最肥美的季节;而到了夏天,海水热起来,则是吃蛤蜊的时候了。

蛤蜊的种类有很多,我们常吃的就有花蛤、文蛤、白蛤等等。

▲花蛤

花蛤,也被称为花甲、花嘎、花蚬子,学名其实叫菲律宾蛤仔,来自帘蛤目帘蛤科花帘蛤属。

花蛤多栖息于浅海海底的泥沙中,所以水管内多带有泥沙,如果新鲜的蛤捞上来直接烹饪,吃起来会有些牙碜,一般要把它浸泡在盐水中,吐一下沙。

花蛤的烹饪十分多样,白水煮、辣炒、烧烤、做汤……并且,它的体内本就富含咸鲜味道,无需再加盐烹饪。

炒花蛤是夜市上最常见的烹饪方式。不过吃花蛤最原汁原味的方法还是烤。

▲烤黄蚬子

前些年,在大连吃烧烤会给个碳炉子,方便你自己加热,并且烤到喜欢的口感和味道。这时候,我就会去附近的市场,花10块钱买上三四斤花蛤。

拿一个烤网架在炉子上,摆几个花蛤放上边,待烤到开口,拿起来连汁带肉一起吞下,虽然很烫,但也是最原本的鲜味。

▲锡纸花甲粉丝

这几年爆红的锡纸花甲粉丝,其实也是用锡纸尽可能的包住花蛤里边的鲜味汁水,然后再慢慢地煮进粉丝之中,与扇贝粉丝有异曲同工之处。

▲文蛤

文蛤,是比较贵的蛤蜊了,有“天下第一鲜”之称。外壳略呈三角形,体型比较大,最大的直径可达5厘米。古早护肤品蛤蜊油,就是拿大的蛤蜊壳做容器。

▲文蛤炖蛋

文蛤在中国沿海都有分布,以江苏南通出产的最为出名。除了爆炒以外,文蛤炖蛋、文蛤蹄髈砂锅、腐皮文蛤卷、葱油文蛤……都是知名菜肴。

▲白蛤

白蛤,学名四角蛤蜊,体型较小,外壳隆起比较高,一般用来白水煮或是清蒸。

▲油蛤

油蛤,学名波纹巴非蛤,外壳有花纹,表面比较光滑,看起来油光发亮的,或许因此名字里就有了个“油”字。在三亚等地,油蛤还被叫做“芒果螺”,但是它既不像芒果,也不是螺。

在中国,油蛤常见于台湾、福建、两广等南方沿海。油蛤既可以煲汤,也可以炒,爆炒油蛤最好的搭配就是九层塔。

▲油盐水灼油蛤

而在“酱油水一切海鲜”的闽南地区,酱油和水混合,恰到好处地提味,把鲜味吊出来。酱油水油蛤是最家常,但也最能打动人的美味。

▲黄蚬子

黄蚬子,学名青柳蛤,产于黄海浅海处,最出名的当属丹东黄蚬子。它的外壳是黄色的,肉也是黄色的。

黄蚬子的个头比较大,肉也比较厚,所以也叫肥蛤。黄蚬子用来白灼、清炒、烧烤都是极好了,不需要再添加更多调料,破坏它本来的鲜味。

▲青柳贝刺身

除此之外,鸟贝、西施舌、海瓜子……都是平时或多或少会吃到的美食。

买蛤蜊的时候注意,只要小舌头还在动,还在喷水,就是活着的。不过,这东西价格不贵,每次买的量也不小,一个一个挑太费劲,每次遇到几个不开口的死蛤蜊,也是难免的。

蛤蜊去沙是比较让人头疼的。用一个大盆,放蛤蜊,倒盐水(1升水30克盐),再点几滴香油或是花生油,养几个小时,便能吐干净沙了。

03蚬子

蛤蜊在很多地方被叫做蚬子,花蛤就是花蚬子、白蛤就是白蚬子,当然,黄蚬子现在已经被叫习惯了。

不过,真·蚬子其实另有其物,它一般是指帘蛤目花蚬科下的生物。

▲河蚬

河蚬,又名亚洲蚬、台湾蚬,广泛分布于中国的江河、湖泊、池塘、沟渠。对,蚬子不是海鲜,而是一种河鲜。

河蚬有很多亚种,比如黄沙蚬,外壳金黄,生活的水质越好,贝壳越黄;而在淤泥中生长的称为泥蚬,外壳乌黑。

一般来讲,黄沙蚬的味道比泥蚬要好,而内壳为紫色的黄沙蚬,是河蚬中的上品。

▲蒸黄沙蚬

河蚬的吃法,一是煮汤,在闽南地区,很多人夏天会用河蚬加老萝卜干煮汤;二是凉拌,河蚬汆烫之后取肉,加入酱油、葱、蒜一拌,再给什么美味都不会换。

▲河蚬汤

而在日本,还有大和蚬、真蚬以及濑田蚬。大和蚬生长在咸淡水交汇处,其他两种都是淡水生物,它们也会在不同的时节,被日本人食用。

04蚶

蚶,属于翼形亚纲魁蛤目魁蛤总科的生物。

从外形上来讲,蚶比较容易辨认,它的外壳比较厚,而且很坚固,很难徒手掰开,并且外壳表面有很明显的纹路或者绒毛。

蚶这种贝类,在中国沿海均有分布,其中以辽宁、山东的产量最大。我们常吃到的有三种——毛蚶、泥蚶、魁蚶。

▲毛蚶

毛蚶,俗称毛蛤、毛蚬子。以宁波出产的“奉化摇蚶”最为出名。

宁波当地人在食用蚶子时,取用粗铅丝篓,把蚶子置于其中,放进沸水锅中反复摇动篓子,至蚶烫熟,故名“摇蚶”。

▲拌毛蚶

袁枚在《随园食单》中,也记载了毛蚶的几种吃法:“蚶有三吃法:用热水喷之半熟,去盖、加酒、秋油醉之;或用鸡汤滚熟,去盖入汤;或全去其盖作羹亦可,但宜速起,迟则肉枯。”

不过,半熟的毛蚶曾在1988年的上海引发过令人记忆犹新的甲肝大爆发。

由于毛蚶产地环境污染,使得毛蚶带上了菌痢,继而出现甲型肝炎病毒,最终导致上海短短两个月内,到处恐慌,板蓝根脱销,不敢摸楼梯扶手……超过31万人感染甲肝,其中31人死亡。

直至今天,在上海的《禁止生产经营食品品种的公告》中,毛蚶的名字赫然在列,全年禁售。

▲血蚶

泥蚶,俗称血蚶,南方更为常见。生腌或是白灼都是常见的吃法,在闽南,血蚶也是除夕年夜饭上必不可少的美食之一。

▲图/《老广的味道》

汪曾祺在到访福建时,也曾吃过血蚶并写道:“我吃泥蚶,正是不加任何佐料,剥开壳就进嘴的。我吃菜不多,每样只是夹几块尝尝味道,吃泥蚶则胃口大开,一大盘泥蚶叫我一个人吃了一小半,面前蚶壳堆成一座小丘,意犹未尽。吃泥蚶,饮热黄酒,人生难得。举杯敬谢主人,曰:‘这才叫海味!’”

除了中国人,韩国人也极爱泥蚶。韩剧《请回答1988》里,德善的爸爸最喜欢吃老婆做的泥蚶,他曾说过自己可以不吃肉,但每天都要吃李一花做的泥蚶,后来在德善家还清债务后,李一花做了满满一大盘摆在桌上。

韩国的吃播们,也经常会吃凉拌泥蚶、泥蚶拌饭等等。

▲魁蚶

魁蚶,也叫血贝,日本人叫它赤贝。相比于毛蚶和血蚶,赤贝的个头比较大,主要生长于黄海、渤海一带。

在日本,赤贝常会用来做刺身或者寿司。赤贝刺身的精髓在于它肥厚的贝足,将它片成薄片后,即入冰箱冷藏五分钟左右,配以调制的辣根上桌,颜色黄中透红,极为赏心悦目。

▲赤贝刺身

不过传统中餐还是习惯做熟,爆、炒、熘、拌都可以,只不过对掌灶者火候的要求很高,稍一过火,就咬不动了。

这三种蚶相对也比较容易分辨,赤贝的个头比较大,毛蚶和血蚶最大的区别就是肉和汁的颜色了。

05蛏子

蛏子,中国南北方沿海都有分布,一年四季基本也都可以吃到。

清代的《宁海县志》记载:“蛏、蚌属,以田种之谓蛏田,形狭而长如指,一名西施舌,言其美也。”

我们平常所吃的蛏子可以笼统的分为短粗圆的“缢蛏”和细长直的“竹蛏”。

▲缢蛏

缢蛏的肉质肥嫩,可以清蒸也可以爆炒。在浙江、福建一带,有一种做法叫“倒插蛏”,就是将蛏子紧挨着插进碗中,在上边撒一层咸菜和姜丝,然后蒸10分钟,撒上葱花便可出锅。

▲盐焗蛏子

盐焗蛏子也是常见的做法,将蛏子用调味料稍微腌制,沥干水分,把粗盐混合香料炒热,最后将蛏子摆到粗盐上,利用盐的温度,将蛏子焗熟。

而我们平时吃到的竹蛏一般有两种,大竹蛏和长竹蛏。特点都在名字里,大竹蛏就是“大”,长竹蛏就是“长”。

▲长竹蛏

竹蛏最大的特点除了长以外,就是外壳薄,外壳很容易掰断,所有有很多人吃长竹蛏的时候是吸着吃的。

而做竹蛏,清蒸或是酱油水就足够将鲜味激发出来了。

其实,各种小贝类海鲜,在烹饪上,都没有太复杂的套路,无需太多的佐料和技巧,简单的烹饪就能得来极致的味道。

都是贝类,形状不同。

一、   花蛤

学名菲律宾蛤仔,又称杂色蛤、俗称花蛤、砂蚬子、蚬子等,属于帘蛤亚目,帘蛤科,在我国的大连、丹东、山东、福建等沿海有广泛的分布和养殖。一般壳长约2.5—3.5厘米,贝壳表面颜色多变,一般为深褐色或灰黄色,杂有彩色斑纹。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富含蛋白,低脂肪,是餐桌上的常见烹饪食材和深加工品原料,如冻煮杂色蛤、杂色蛤肉等(1、2)。

二、   蛏子

一般是指竹蛏或缢蛏,属于双壳纲帘蛤目贝类动物,壳长形而两端圆,长可达8厘米,自壳顶到腹缘,有一道斜行的凹沟,故名缢蛏。生活在近岸的软泥滩涂, 在我国的沿海区域大连、山东、福建、江苏和浙江省有广泛的养殖,早在《本草纲目》中就已经对福建缢蛏养殖进行了记载,是我国传统的4大养殖贝类之一。蛏子肉嫩味鲜,富含蛋白质、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凉拌蛏子肉、蒜蓉蛏子、辣炒蛏子是餐桌上常见的美味菜肴,另外蛏子也被加工成蛏干、蛏油等便于保存的深加工品,其贝壳也是一种中药材,可用于治喉风急痹等疾病(3、4、5)。

三、   海瓜子

俗称叫海瓜子的海鲜有多种,主要因为不同地区对不同海鲜的俗称不同而形成的。比较熟知的海瓜子品种有如下的几种:

1)一种海瓜子(舟山、宁波地区)学名为彩虹明樱蛤,属于瓣鳃纲、真瓣鳃目,樱蛤科,贝壳长卵形或三角形,贝壳表面平滑,灰白色,略带彩虹光泽。肉质呈淡红色,营养丰富,其味道鲜美可以与龙虾、青蟹等相媲美,主产地在浙江慈溪附近(6、7)。

2)一种海瓜子的学名凸壳肌蛤,又名寻氏肌蛤,贝壳小,略呈三角形,壳长17-24mm形状如南瓜子而得名海瓜子,因壳薄而透明故又称薄壳。壳表面为黄褐色或绿褐色。其含丰富的蛋白质、抗氧化钛、钙等营养成分。主产地在潮汕地区,大部分海瓜子被用作鲜食材(8、9、10)。

3)一种海瓜子的学名为纵肋织纹螺,山东地区等俗称其味海瓜子,大连地区俗称为海撒子。纵肋织纹螺是织纹螺类中比较容易分辨的一种,其贝壳上的纵纹会有一条或者两条比较粗大的白色纵向条纹,外壳呈锥形,颜色发黄。织纹螺平时埋在浅水处的泥沙里,主要以有机物碎屑和藻类为食。其实织纹螺本身是没有毒性的,但如果摄入了有毒的藻类和有机物碎屑,毒素就会在织纹螺胃囊内堆积。因此,织纹螺是否有毒跟其“食谱”和水质有着直接的关系。山东地区、大连地区的海水浮游生物不含毒素甚至极低,因此生长在这些区域的海瓜子或海撒子不含毒素(11、12)。

四、   蚶子

一般是指泥蚶、毛蚶和魁蚶等,属于瓣鳃纲、蚶目、蚶属,俗称蚶子,毛蛤等。壳质坚厚,长卵圆形,壳面呈白色,被有褐色绒毛状壳皮,壳缘具齿细密。贝肉呈红色。主要分布在中国、日本和朝鲜等沿海地区。贝肉营养价值具有高蛋白质、低脂肪、维生素含量高等特点(13)。食用蚶子时需要注意要煮熟以后再食用。

五、   蚬子

蚬是双壳纲帘蛤目蚬科水生软体动物的统称,壳厚而坚,外形圆形或近三角形,壳内面白色或青紫色(14)。常见的被称为蚬子的品种黄蚬子、花蚬子和白蚬子。

黄蚬子又称清柳蛤,产于黄海浅海处,外壳呈黄色,其肉也呈黄色,斧型的贝壳,暗黄色的斑纹。蚬肉中含有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钙、磷、铁、硒等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

花蚬子就是通常是指杂色蛤。

白蚬子学名为四角蛤蜊,贝壳坚厚,略呈四角形。我国沿海分布极广,产量大,以辽宁、山东为最多。白蚬子肉中含有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钙、磷、铁、硒等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通常作为鲜食的食材。

六、   蛤蜊

蛤蜊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可以代表一部分双壳纲帘蛤目帘蛤科和蛤蜊科的物种。在胶东地区或被称为嘎啦(gá la),或被称为嘎(gǎ),在大连地区被统称为蚬子。

七、   贝壳

贝壳:泛指软体动物的外壳,形状各异呈螺旋状、三角形、扇形、卵圆形、长条状等,螺旋形状的海螺壳、扇形的虾夷贝壳、卵圆形如蚬子壳、长条状如蛏子壳等。

备注:文中所有图片引用自百度百科

引用文献:

1.    李秋、罗晓东,丹东地区池塘养殖菲律宾蛤仔技术  河北渔业,2020,(4):14-15;

2.    邱清华,杂色蛤子的形态习性和养殖法 动物学杂志,1959,(11):511-517;

3.    徐娴等,盐度胁迫下缢蛏渗透压变化及V-ATPase H 基因的表达分析,动物学杂志,2020,55(5):606-613;

4.    牛冻红灯,我国沿海缢蛏群体遗传结构的mtDNA-COⅠ分析,动物学杂志,2010,45(2):11-18;

5.    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清朝,[卷十/介部]  蛏壳;

6.    岳晓华等,彩虹明樱蛤的低温保活研究,大连水产学院学报,2003,18(1):56-58;

7.    吴树敬,海虹明樱蛤的蓄水养殖,福建水产,1995,9(3):14-19;

8.    孔美兰等,水解寻氏肌蛤蛋白制备抗氧化钛的研究,教育学院论坛,2019,29(7):106-108

9.    海瓜子(寻氏肌蛤)的养殖方法,土流网  [引用日期2019-03-19];

10.  张义浩,浙江沿海贻贝种类形态比较研究,渔业经济研究,2009,(2):14-19

11.  网传织纹螺有毒 专家:食用本地波螺没问题,半岛晨报 ,2017-04-18;

12.  网传织纹螺有毒 威海本地海瓜子躺枪被“冤枉”,威海晚报,2017-04-26;

13.  陈建华等,毛蚶生物学特性及其研究进展,河北渔业,2006,153(9):24-25;

14.  国家动物标本资源库,资源编码,21131363111。

猜你喜欢
海底捞火锅 卤三国 遇仙缘花甲粉 太二酸菜鱼 隽茶